黑洞可能是饥饿的野兽,吞噬任何靠近它们的东西,包括气体云、 流氓行星,甚至恒星。当恒星距离黑洞太近时,它们可能会被重力拉开,这一过程被称为潮汐瓦解,将恒星分解成气流。但最近的一项发现显示了一种不同的现象:黑洞正在“啃食”一颗恒星。它并没有完全摧毁恒星,而是定期剥离物质并蚕食它。
这一过程被称为部分或重复潮汐破坏,因为恒星不是在一次戏剧性事件中被撕裂,而是通过与黑洞的反复相遇而慢慢磨损。 NASA 的Neil Gehrels Swift 天文台观测到这一现象发生在一颗名为 Swift J023017.0+283603(或简称 Swift J0230)的恒星上。

每当这颗不幸的恒星靠近黑洞时,引力就会使其向外膨胀,物质被剥离并被黑洞吞噬。但一次单独的遭遇不足以摧毁这颗恒星,所以它会继续下去,直到它的轨道再次接近黑洞,此时更多的物质被剥离。
就 Swift J0230 而言,太阳在每次遭遇时都会损失大约三个地球质量的物质,并且将继续损失质量,直到耗尽物质并分裂。
观测到这一事件是因为对斯威夫特天文台的数据使用了一种新的数据分析方法,该天文台于近 20 年前启动,主要用于研究伽马射线暴。利用天文台 X 射线望远镜仪器的数据,研究小组将该仪器转变为一种调查,因为它定期观察天空的部分区域,并将这些数据与之前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这可以清楚地表明何时发生了变化,表明发生了瞬态事件。这会标记潜在有趣的对象(例如 Swift J0230),供团队研究。
莱斯特大学的 Swift 团队成员菲尔·埃文斯 (Phil Evans)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Swift 的硬件、软件及其国际团队的技能使其能够在其生命周期内适应天体物理学的新领域。” “尼尔·盖勒斯(Neil Gehrels),该任务的同名者,监督并鼓励了其中的许多转变。现在,有了这项新能力,它正在做更酷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