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去年将第一个小行星样本返回地球,并于 9 月在犹他州沙漠中着陆了从小行星本努收集的样本。研究人员从 OSIRIS-REx 航天器带回地球的罐子中提取了70 克物质,这使其成为有史以来带回地球的最大小行星样本。参与其中的科学家知道该机制内部有更多的材料,但事实证明要了解它很困难——直到现在,美国宇航局宣布它现在已经成功地打开了这个麻烦的机制。
您可能认为拧开罐子并倒出里面的材料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提取是一个漫长且技术性的过程。这是因为重点是尽可能多地保存珍贵的样本,尽量不让任何颗粒丢失。问题出在将样品固定在收集机构内的 25 个紧固件中的两个。该装置被保存在手套箱内以防止任何损失,并且只有某些可用的工具可与手套箱配合使用。因此,当紧固件无法使用他们拥有的工具打开时,团队就不能仅使用任何其他工具来打开它们。

工程师们开发了专门用于加工这两个紧固件的工具,这些紧固件现已被拆除。这些工具需要定制零件,由特殊类型的手术钢组成,这种钢的硬度足以在紧固件上工作而不会造成任何损坏。
“除了限制使用经管理批准的材料以保护小行星样本的科学价值的设计挑战之外,这些新工具还需要在手套箱的紧密限制的空间内发挥作用,限制它们的高度、重量和潜力弧形运动,”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 OSIRIS-REx 馆长妮可·伦宁 (Nicole Lunning) 在一份声明中解释道。 “策划团队表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韧性,并做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将这些顽固的紧固件从 TAGSAM 头上取下,以便我们可以继续拆卸。我们对成功感到非常高兴。”
拆除紧固件后,该团队现在将能够拆解容纳样本的机构(称为“一触即走样本采集机构”或 TAGSAM),并提取完整样本。他们将拍摄仍在 TAGSAM 内的样品剩余部分,然后将其取出并称重,以了解总样品中含有多少材料。美国和国际各地的机构正在共享该样本。
“我们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在幕后不知疲倦地工作了几个月,不仅处理了我们以前能够获得的 70 克以上的材料,而且还设计、开发和测试了新工具,使我们能够克服这一障碍, ” 约翰逊大学 ARES(天体材料研究与探索科学)部门负责人艾琳·斯坦斯伯里 (Eileen Stansbery) 说道。 “这个团队的创新和奉献精神是非凡的。我们都很高兴看到 OSIRIS-REx 所拥有的剩余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