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正在采取措施,试图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他们正在观看的内容是否完全或部分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建的。
YouTube 在周一分享的消息中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创作者表达自己的方式——从故事板创意到尝试增强创作过程的工具。” “但观众越来越希望了解他们所看到的内容是经过修改还是合成的。”
增强对流行流媒体平台的信任的部分努力包括推出一种新工具,要求创作者在出现逼真的内容(YouTube 定义为“观看者很容易误认为是真人、地点或真人的内容”)时告知观众。事件”)是用改变的或合成的媒体制作的,包括生成人工智能。
YouTube 提供了创作者应标记为已更改的内容示例:
- 使用真实人物的肖像:以数字方式更改内容,用另一个人的面孔替换一个人的面孔,或合成一个人的声音来叙述视频
- 改变真实事件或地点的镜头:例如使其看起来像真实的建筑物着火,或改变真实的城市景观以使其看起来与现实不同
- 生成真实的场景:对虚构的重大事件进行真实的描绘,比如龙卷风向真实的城镇移动。
如果创建者以这种方式标记内容,则披露内容将显示为标签。 YouTube 表示,对于大多数视频,该标签将出现在视频的扩展描述中,但对于涉及健康、新闻、选举或金融等更敏感主题的内容,它将出现在视频本身上,以提高其显着性。
YouTube 补充说,它不要求创作者披露“明显不切实际、动画、包含特效或使用生成人工智能进行制作辅助”的内容。
此外,谷歌旗下的公司表示,创作者不需要强调在更广泛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每个实例。例如,无需透露该技术何时用于创建脚本、内容创意或自动字幕。
新厂牌将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在所有 YouTube 平台上推出。
YouTube 还对试图跳过自愿突出显示已更改内容的要求的 YouTube 创作者发出警告,表示未来将“考虑针对一贯选择不披露此信息的创作者采取强制措施”。它补充说,如果创作者未能这样做,它甚至可能在内容上贴上标签,“特别是如果更改或合成的内容有可能混淆或误导人们。”